皇冠足球投注网(www.hg9988.vip):港媒: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纯属伪善
,皇冠足球投注网(www.hg9988.vip)是皇冠体育官方投注网,开放皇冠信用网代理申请、信用网会员开户,线上投注的官方平台。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香港《信报》网站1月28日刊发题为《哪儿来的普世价值》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岁次癸卯,虽然春未暖花未盛放,但内地香港两地通关,人员往复,家人三秋未见,如今家庭团聚,笑逐颜开,春意难掩。放眼外围,好些地方依然冷枪无常,炮火隆隆,导弹乱飞,生灵涂炭。农历初一至初三,美国洛杉矶、奥克兰及旧金山市的民间社会,先后发生数宗枪杀案,死伤超过20余人。
军火枪械无国界却有大市场,有武器就有战争,武器杀伤力愈大,战争毁灭性也就愈大。当今世界,武器最先进、供应量最大最多的是美国。俄乌冲突胶着,最苦的是当地人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及欧盟,向乌克兰供应的武器,愈供愈多样愈先进。
美国及北约与俄罗斯的武器继续比拼,乌克兰春天难现,人民日子难过。说回来,“民主自由”的美欧军事集团就纯然是正义之师吗?历史在发展中不断说明并非如是,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发生?二次大战后,世界各地陆续出现的地方战乱为何未有止息?纯然是俄罗斯的所作所为?抑或与武器最先进、海空军力最庞大的美国扯上最密切关系?近半个多世纪发生的事实已逐一说明,美国政治军事长臂伸到哪里,哪里就祸乱相寻。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美国展望》杂志网站1月27日发表题为《中美能否共存?》的文章,作者是美国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网站记者布莱斯·马利。全文摘编如下:
在过去5年左右时间里,美国的政治和国家安全机构以惊人的速度重新将大国竞争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组织原则。苏联解体后,大国之间的关系相对平静了30年。但在此之后,美国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与中国的竞争对抗将是美国下一代人在国家安全方面所面临的具有决定性的挑战。两党为这一结论找出的理由是,竞争对抗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抗衡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对于维持地区稳定至关重要。
曾在贝拉克·奥巴马执政时期供职美国国防部、如今在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担任教授的范·杰克逊,在其新著《太平洋强国悖论:美国治国方略与亚洲和平的命运》中,对有关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的各种说法和新鹰派的观点都提出了异议。
杰克逊认为,虽然与中国关系的缓和可能并不总是有助于实现美国的政策目标,但在亚太地区,华盛顿与北京的关系往往是一个维护稳定而非破坏稳定的力量。而且,除了与中国的关系缓和之外,美国的政策并不像美国各种说法所称的那样是亚洲和平的基础。杰克逊在其书中的结论部分断言:“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亚洲地区的稳定就一直靠的是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缓和——亚太两个最大强国之间虽有不足但持久的合作关系,而这一因素被大大低估了。”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1月29日发表题为《光刻机协议必然让阿斯麦控股公司不安》的文章,作者是克劳斯·马克斯·斯莫尔卡 帕特里克·韦尔特。全文摘编如下:
在各方就继续限制芯片机出口基本达成一致后,市场领头羊阿斯麦控股公司不得不对长期亏损做好准备。据本报从谈判现场获得的消息,各方正在考虑排除向中国出口所谓深紫外(DUV)光刻机的某些先进机型。此前,阿斯麦控股公司仅仅是不得向中国提供最先进的极紫外(EUV)光刻机。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荷兰和日本作为重要的光刻机制造国,日前就限制对华出口达成原则上的一致。阿斯麦控股公司在接受采访时称:“据我们了解,政府之间已达成协议,重点是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该公司认为,各国政府现在将明确细节并制定相应法律,而“这需要时间”。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周三在公布年度数据时说,这一过程可能花费数月。
阿斯麦控股公司是领先的光刻机制造商,对英特尔和台积电等公司意义重大。对华业务占光刻机交易额的近七分之一。美国想切断中国获得西方高科技的路径也有军事方面的考虑。此事还影响到德国特伦普夫公司和蔡司公司,阿斯麦控股公司是这两家公司的重要客户。在美国的压力下,海牙已经阻止阿斯麦控股公司将其EUV光刻机出口到中国。阿斯麦控股公司拥有这类设备的全球技术垄断权。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香港亚洲时报网站1月4日发表题为《美元的消亡将在2023年引爆亚洲》的文章,作者是威廉·佩塞克。全文摘编如下:
如果你想知道亚洲官员对今年美元贬值有多担心,看看日本银行总部的慌乱场面就知道了。
日本银行行长黑田东彦的团队一直在进行计划外的大规模债券购买。原因在于:自黑田东彦宣布将日本10年期国债目标收益率区间上限从0.25%上调至约0.5%以来,日元在两周内大幅上涨。在外界担心美国陷入衰退的背景下,黑田东彦碰上了已经开始下跌的美元。现在,日本银行正竭力防止日元升值过多、过快,影响日本的出口商。
这是对亚洲未来一年的预演。塔尔巴肯资本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珀维斯说:“美元将继续走软。”
2023年看起来就像是2022年的另一面。过去12个月,亚洲采取措施应对美元贸易加权指数上升8%带来的影响,这一升幅从其他地区的市场上吸走了大量资金。在美联储27年来最激进的紧缩政策的推动下,这种动态导致了货币和资产价值的极度波动。
现在,亚洲是时候为美元贬值作好准备了,这种混乱的下行趋势让全球投资者转向了更为激进的“避险”策略。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15日发表题为《消费者对经济感到悲观的四个迹象》的文章,作者是蕾切尔·沃尔夫。全文摘编如下:
密歇根大学称,美国消费者信心在2022年6月达到历史最低点,现在仍比一年前低15%。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项目主管乔安妮·许(音)说,由于能源和食品价格居高不下、俄乌冲突和新冠疫情持续的扰乱等因素,人们对自己和国家未来的经济状况感到不确定。
经济学家说,过去几年,全球劳动力市场相对强劲,使人们得以保持消费,但许多人预测,未来几个月就业市场将会萎缩。有一个亮点是,在世界最大的一些经济体中,通胀似乎正在缓解。
目前还没有被广泛引用的全球消费者信心调查数据,但月工资增长、财富和退休、失业和通胀等数据有助于描绘全球公众焦虑的图景。
1.实际工资增长下降
国际劳工组织2022年11月报告显示,通胀导致消费者购买力大幅下降。尽管许多国家的名义工资都在增加,但跟不上通胀的增速。
国际劳工组织称,2022年上半年,全球实际月工资下降了0.9%。这是本世纪(经通胀调整后)全球实际月工资首次下降。据估计,在包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二十国集团发达国家中,实际工资下降了约2.2%,而二十国集团新兴国家的实际工资增长了0.8%,较2019年低了2.6个百分点。国际劳工组织研究人员罗萨莉娅·巴斯克斯-阿尔瓦雷斯说,通胀上升对低收入者的生活成本影响最大。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双月刊网站1月26日发表题为《披豹皮的勇士》的文章,作者是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教授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全文摘编如下:
德国政府在卖弄风情地矜持一番之后,最终同意向乌克兰提供本国和其他北约国家装备的“豹”式坦克。此举对敌人作战能力和作战行动进程的影响且留给军事专家评估,但它在政治上意味着什么?
德国和军力这两个概念的结合至少在过去150年中令许多欧洲人感觉不适。“德国问题”或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曾多次引发大型军事冲突,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消灭了统一的德国并将其部分领土置于外国控制之下,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两个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统一最初也曾引发联邦德国盟友的紧张反应,那里的人们对“大”德国的野心仍然记忆犹新。而当时对推动两德统一最热心的国家竟是苏联,这真是历史的嘲讽。
有趣的是,当前欧洲安全危机的根源可追溯到两德统一这件事情。北约东扩的初衷是为了避免两德统一后构成威胁。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以及德国的其他一些弱小邻国认为,将德国纳入北约可抑制其未来奉行独立路线的愿望。美国、英国、法国甚至还有东德当局认为,苏联对此会表示反对,但当时的克里姆林宫想法异乎寻常,并未反对德国加入北约。结果北约的管辖权扩大到前民主德国,为北约扩张开了先例。对各国有权选择加入任何联盟原则的强化变成了理念和法律标准。这一局面尽管与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的提出之间存在漫长距离,但却是直路一条。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德国《每日镜报》网站1月29日发表题为《总理朔尔茨接受专访:“我们不许俄罗斯和北约之间打仗”》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每日镜报》问:总理先生,向乌克兰提供“豹”式主战坦克是您迄今作出的最艰难的决定吗?
朔尔茨答:自从俄罗斯发动这场可怕的侵略战争以来,我作的每一个决定都是艰难的。俄罗斯进攻乌克兰,由此废弃了一项几十年来一直保证欧洲安全的共识:那就是不得以武力移动边界。我们在作出所有这些决定时都反复斟酌,并始终坚持以下原则:我们不单干,而是与盟友和伙伴一起行动。
问:您曾经将尽力支持乌克兰并同时不危及德国比作走钢丝。您对俄罗斯升级战争并使用核武器有多担心?
答:凡是认真对待就职誓言的德国总理,就必须尽一切努力确保俄乌战争不演变成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战争。
问:这将自动引发世界大战么?
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没有追随那些近乎轻率地建议德国冲在前面的人。我们始终在紧密的国际协调下行动。任何其他做法都会加剧升级风险,并且是不负责任的。许多公民每天晚上在看新闻时都希望总理能保持冷静。我就是这么做的。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1月25日发表题为《下一波全球化》的文章,作者是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主任马克·莱昂纳德,全文摘编如下:
全球化是否正在起死回生?这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该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在年会上问道:在一个四分五裂的时代,是否还有合作的可能?
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气氛较往年略显乐观。尽管人们对冲突和经济纷争忧心忡忡,但世界的表现似乎比全球精英在上一次年会上所预期的要好一些。一些人认为我们仍有可能避免经济衰退。
在这些重要的短期事态之下,是一个更为深刻的向一种新形式全球化的转变;不过这种新的全球化将与之前的全球化大相径庭。虽然货物商品全球化似乎已经登峰造极,但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远程办公的革命,服务业也变得越来越全球化。
能源领域的革新也在加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被乌克兰战争所推动。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和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都预测,再生能源与氢能的广泛采用将如同19世纪的工业革命般重要。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进步带来了大量新机遇,同时也在微芯片问题上制造紧张关系,并重新引发人们对失业和机器人失控的忧虑。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德国《资本》月刊网站1月29日刊登题为《中国如何通过数字“丝绸之路”扩大影响力》的文章,作者是安德烈亚·泽尔曼。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除了拓展陆路和海路外,还包括建立数字“丝绸之路”。北京希望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实现无纸化世界贸易,并将世界经济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如果看看世界地图,就会发现“一带一路”是一个分支广泛的贸易路线网络,连接中国与亚洲、非洲和欧洲。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这也是让中国登顶世界经济之巅的关键途径。在此过程中,中国不仅有序设定了步伐,而且还专注于贸易网络的数字基础设施。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10年内决定性地塑造了全球经济:港口、铁路线和集装箱转运点是显而易见的成果。另一方面,数字“丝绸之路”虽然需要仔细观察才能看得清楚,但它的重要性是巨大的:因为数字基础设施应该覆盖运输路线,并使现有路线上的节点更加高效。这在国际竞争中可能是开创性的。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罗尔夫·朗哈默密切关注数字“丝绸之路”。他在一档播客节目中说:“中国希望通过这一举措使世界贸易无纸化。例如,文件和信用证的处理可以在区块链中完成。当产品到达港口时,区块链也会在智能合约的框架内处理金融交易。”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月29日报道,由五角大楼直接资助的极具影响力的智库兰德公司发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指出延长乌克兰的这场代理人战争正在严重损害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报告还警告称,在乌克兰局势中,应该避免“旷日持久的冲突”。
这份报告有一个开门见山的标题:《避免长期战争:美国政策与俄乌冲突走向》。报告开头明确指出,乌克兰的冲突是“数十年来最重大的地区冲突”,局势演进可能将对华盛顿产生“严重后果”,美国“利益”可能严重受损。
报告明确指出,尽管乌克兰人是冲突当事方,城市毁灭、经济凋敝,但美国的利益并不等同于基辅的利益。
美国结束对乌克兰的金融、人道以及军事支持将迅速导致乌克兰全面崩盘。但兰德公司认为,这样做是明智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乌克兰的胜利“几乎不太可能”,而俄罗斯“意志坚定”,其军事动员已经弥补了乌军哈尔科夫反击行动所造成的人力损失。
兰德公司认为,拜登政府应该寻求避免“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避免“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战争”。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近日刊登亨利·奥尔森的文章 ,题为《2023年应该关注的全球5场选举》。全文摘编如下:
选举影响重大,不仅仅是在美国。以下是今年将在世界各国举行的5场结果可能对整个世界而言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选举。
芬兰
这个有望成为北约成员的国家将在4月2日选出新议会。要不要加入北约并不存在疑问,因为没有哪个主要政党反对加入北约。但现任来自社会民主党的总理桑娜·马林可能不会是那个决定加入北约的受益者。
芬兰的保守派政党联合党自2021年年中以来一直在民调中领先,并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继续扩大优势。如果联合党拔得头筹,它将有组建政府的优先机会。这可能意味着由联合党、中间党和民粹主义的“真正芬兰人”党组成的中右翼政府将回归。或者也可能由联合党、社会民主党以及另一个政党组成大联合政府。
土耳其
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被很多西方国家视为铁腕人物。但与此同时,土耳其的政治反对派十分活跃。他们已经联合起来反对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近年来,在土耳其面临25年来最高的通胀率苦苦挣扎的时候,正义与发展党及其盟友民族主义者行动党的民调支持率大幅下降。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香港《东方日报》1月13日刊发题为《美国意图》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说不搞新冷战,但实际行动却是在乌克兰以外到处点火。对付俄罗斯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对俄罗斯的攻击,借乌克兰政权逐步抵触红线,试图用战争与制裁来摧毁俄罗斯。
同样地,对付中国也是一步一步加强。在日本扩大军事基地的部署,半个冲绳已是美军的前进基地。日本、韩国与美国不断的军事演习,不单单是训练作战能力,也是准备实战的协调机制。美军在东北亚,实际控制着日本和韩国的军队。
或许,在西线乌克兰战场有所变化时,东北亚的东线亦可以有呼应的动作。在西线,美国是以欧盟来对付俄罗斯。在东线,却是假手日本。差别只是欧盟受制于北约,美国可以完全控制。在日本,美日安保条约还未足以如北约那样可全面把持日本,且要防范日本借机恢复力量,反过来背叛美国。美国正逐步动员欧盟与“五眼联盟”国家进入与中国对敌的范围,在东线布局对华施压。
美国现时未有力量在两个战场同时动武。西线是用长期战争消耗俄罗斯,战场上的争夺亦极其激烈。美国以大量武器供应乌克兰,使战争更为残酷。在乌克兰战场上打不倒俄罗斯,便把战火带入俄罗斯境内,用美国和北约供应的导弹、无人机等攻入俄罗斯制造破坏,引诱俄罗斯反制,进一步用战火毁灭欧盟,一举而三得:美国的军火商受益;俄罗斯与欧洲同遭毁灭;美国又可得像二次大战欧洲惨战带来的界外利益,欧洲企业人才转移至美国,战后欧洲的市场被美国夺取。今次没有苏联的抗衡,美国可以统一全欧洲,更胜二次大战时的结果。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德国《青年世界报》网站1月28日刊登题为《跌入世界大战》的文章,作者是德国左翼党前主席莎赫拉·瓦根克内希特。全文摘编如下:
乌克兰领导人对武器的渴望似乎没有止境。美国和德国刚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泽连斯基就要求提供战斗机和导弹。尽管德国总理朔尔茨周三在联邦议院排除了提供战机或派遣地面部队的可能性,但在他多次划出红线却又旋即越过了这些红线之后,这话又有多少可信度呢?也许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和泽连斯基已经就提供可搭载核弹头的F-35战机谈过话了,而且美国和法国都不排除向乌克兰提供战机。
北约只要不直接干涉,乌克兰将很难实现将俄军赶出顿巴斯和克里米亚的目标。乌克兰副外长梅尔尼克说:“很难想象没有空军就能取胜。”他说中了要害。
因此,西方将不得不作出抉择:西方是会为了让乌克兰获胜而去玩俄罗斯轮盘赌并冒引发核战争的风险,还是美国和北约会变得理智,促使乌克兰接受以妥协换取和平?但现在西方要是通过不断提供新武器来鼓励乌领导人再派成千上万乃至数十万人去送死的话,这将是多么恶毒?
我们正处在一条可能以世界大战和核毁灭收场的下坡道上。而且显而易见的是,为了参战,西方将不得不牺牲那些迄今被用来为战争辩护的“价值观”,尤其是言论自由和民主。因为即使媒体在持续不断地宣传鼓动,民众也不会愿意向这个深渊迈出一步。
网友评论